返回
市场分析
百货业欲借“副业”补利润短板
2011-08-18 11:37291

  “外来和尚”开发商唱主角的购物中心领域,即将迎来商业传统零售品牌。

  记者昨日获悉,百货门店网络已覆盖全国的王府井百货,已将触角伸向购物中心业态。其位于外埠市场的多家购物中心亮相在即。与翠微、新世界百货等“先行者”相比,王府井百货对购物中心领域的野心似乎更大。在业界看来,百货企业从租户向业主转型,意在通过资产升值,弥补百货的利润瓶颈。

  拓展购物中心“副业”

  优质百货品牌似乎已经厌倦了为所在项目业主做“嫁衣”的日子,开始自购物业向购物中心业态转型。

  记者昨日获悉,继去年完成了对百货大楼“购物中心式百货店”的改造后,王府井百货正式进军购物中心业态。据介绍,王府井位于外埠市场的多家购物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冰表示,消费者对商场的需求已不局限于购物,这为购物中心的大发展提供了平台。

  另一大本土百货品牌翠微,早在去年月就开出了一家高端购物中心。北京华联也将转型购物中心当成提升利润空间的契机,其在去年月出资.亿元,设立了一家主营购物中心项目开发的公司。

  除了北京本土零售商,外埠百货巨头新世界和银泰,也都正在布局购物中心。新世界百货方面表示,五年内,该品牌旗下的K购物中心将相继登陆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银泰百货方面也宣布,计划未来在国内开出00家购物中心,其位于京南大红门地区的购物中心将在年底开业。

  弥补百货利润短板

  在物业租金等经营成本“飞涨”的情况下,由于普遍采取联营模式运营,即便是国内优质百货品牌,其经营净利润也普遍不高。在业界看来,不少拥有充裕现金流的百货品牌,希望通过转型购物中心,在降低运营风险的同时,弥补百货业低利润的瓶颈。

  北京三大本土上市商业公司西单商场、北京城乡和王府井百货的一季报显示,利润总额最高的是王府井百货,其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超过8亿元,利润总额近亿元;北京城乡-月的营业收入约.亿元,利润总额约为万元。前个月共销售约9.亿元的西单商场,其利润总额约9万元。

  商业咨询师刘晖表示,与 “坐收渔利”的地产商相比,运营颇为“辛苦”的百货企业,实际上只是赚了小部分利润,大部分经营收益都归于物业方。他认为,由于土地价值提升快,百货企业自购物业、运营购物中心的风险小于开设百货店,并且运营购物中心的租金收益明显多于商业零售层面。

  跨界运营有门槛

  在业内人士看来,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尽管都是销售商品的卖场,但两种业态的盈利模式完全不同。百货店是通过销售商品获得利润,购物中心则依靠地区经济增长等因素获得资产升值。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各自运营目标不同,为两种业态的融合设置了门槛。

  “在向购物中心进行角色转换的过程中,百货店的定位应从推销商品向吸引客流转型。”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由于具备品牌资源、零售经验等优势,百货店转型购物中心的门槛低于地产商涉猎零售领域。

  中国商联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生也认为,采取统一收银的百货店,现金流可控,对品牌的管理相对较易。百货店转型购物中心后,品牌将独立收银,这对百货零售商是个严峻的考验。 (中国服装加盟网

提交
  • 同类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