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in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2 to be array, null given in /www/wwwroot/fzjm.cn/www.fzjm.cn/lib.captcha.php on line 91

Warning: in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2 to be array, null given in /www/wwwroot/fzjm.cn/www.fzjm.cn/lib.captcha.php on line 91

Warning: in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2 to be array, null given in /www/wwwroot/fzjm.cn/www.fzjm.cn/lib.captcha.php on line 91
一件皮衣生产销售之路资讯中心中国服装加盟网
返回
皮革资讯
一件皮衣生产销售之路
2012-03-15 09:46507

 皮装外套、皮羽绒衣、水貂大衣……各类款式的裘皮服装分类挂在不同的区域,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时尚的气息。走进浙江太球皮业有限公司内的生活馆,如同走进了一家装修精致的品牌专卖店。

太球皮业董事长李海洪向记者介绍:“今年的款式将更加丰富,突破了一贯成熟的风格,增加了不少休闲、时尚风格的款式。”

目前,装修一新的生活馆已准备就绪。海宁的皮衣也将迎来销售黄金期。

现场:一件皮衣的缝制

9月10日,中秋节小长假的第一天,记者走进太球皮业的生产车间,看到一片忙碌景象。李海洪先拿来了设计样稿和样皮,就在前几分钟,他经过与设计师商讨,确认了几件新款女装的皮料。

他告诉记者,皮衣制作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有稿后选皮,另一种则是先有皮,再起稿。“根据潮流趋势,设计师设计出当年流行款式,然后根据不同的款式,选择不同的皮料,如要制作超薄的皮衣,就要选择年龄不到1岁的小羊皮,皮质纤维才牢固,能够保证轻薄皮装的质量。”

“而有些款式的皮装,是在制革企业中选购中意的皮料后,根据皮料的特质,制作成适合的款式。”他补充道。

确定了设计和用料,接下来就进入生产了。先“选皮”,记者看到,由于革皮是种天然的面料,经过制革厂处理,同类的皮却呈现出差异较大的不同的颜色。“制作同一件皮衣的皮料,必须经过严格删选,选用相同或相近的颜色。”工人解释说。

走几步,看到了下一个环节“裁剪(皮)”,每个裁剪工人根据样板,以熟练的手法,把整张皮裁剪成形状不同的皮片。

裁剪好的皮很快被送到“数片”工人的手中。“一件皮衣少则需要十几片皮,多则需要几十片皮,它们都是制衣的基础。然后,就是‘验片’,是为‘数片’上‘保险’,每件衣服的皮片数量都要再确认。”李海洪边走边说。

经过“划样”和“配备辅料”,就进入了“缝制”步骤。缝纫工们各司其职,专门负责一道缝制工序,车间内产品流转井然有序。缝制中途,还要检验。最后,经过钉扣、装领等后整理工序,通过进仓检验,就算完成了皮衣生产。

背后:一家企业的成长

太球皮业已成立25年了,创办人李海洪曾经是一名有着18年从业经验的裁缝师傅。他创业的过程和海宁皮革产业发展基本保持了一致的步调。

1987年,他开始办厂,买了8台缝纫机,雇佣了10名工人,自己既当老板,又做工人。“当时,也无所谓设计,从商场中买几件样衣,就照着拷贝,缝制完成后,再拿到上海的服装商店,挂上商店的牌子出售。”李海洪笑言,这可能就是最原始的“OEM”(贴牌生产)吧。

到了1994年,企业有了质的飞跃,规模扩至20多台缝纫机,并开始做自己的品牌“天球”。同年,海宁皮革城就开业了。

1997年,李海洪准备注册商标,由于“天球”牌已被注册,他便改动了一个字,注册了“太球”商标。

一张小小的商标,意味着不能再继续“模仿”,要拿出自己的设计。太球皮业的设计团队初步形成。“开始是凭经验主义设计,后来聘请了专业设计师,并且‘术业有专攻’,把男装和女装的设计团队细分开来。”

现在,太球皮业有员工260余人,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件皮衣,主要的皮衣业务有自主品牌和内外销代加工生产。对于有一定实力的皮衣企业来说,这两者的生产过程差不多。“其中的代加工生产和其他行业的代加工有所不同,并非单纯来样加工,同样需要企业自身进行创意设计。一般在设计的基础上,贴牌商会融入自己服装的风格元素。”李海洪说,两者相比,代加工生产只要接到订单,就无需再操心销售问题。但自主创牌还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今年,太球皮业把自主品牌的份额扩大到了70%。

透视:一个产业的状态

“今年,皮衣企业效益好不好,还是个未知数。”海宁市皮革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龚慧红表示,秋冬天气将直接影响到皮衣销售,和企业全年效益息息相关。

可天未冷,金融寒流的冷意却能提早感受到。龚慧红说,按照往年,到了八九月份,贴牌商基本都提完货了。但是今年,据不少企业反映,虽然企业贴牌生产都已经完成,但是一些贴牌商却迟迟未动。

“有可能贴牌商的资金紧张,也有可能受大环境影响,大家都比较谨慎,观望气氛浓厚。”她分析说。

据统计,目前海宁有皮衣企业约1900多家,主要有外销贴牌、内销贴牌和内销自创品牌三种模式。其中大部分企业基本以内销为主。

记者走访企业发现,企业对今年的形势也持不同的态度,品牌响规模大的企业对下半年的形势都非常看好,而不注重设计的小企业“面露难色”。

今年以来,革皮价格上涨约30%,工人工资成本上涨近20%,受物价成本上涨,像太球皮业这样的规模企业也不得不面临利润空间“缩水”的现实。但李海洪还是“毫不吝啬”地加大投入,特别是在创意设计方面投入增长超过20%。他形象地比喻为“这是一场成本上涨与附加值增加之间的赛跑比赛”。

“品牌建设是破解不利制约因素的重要途径。”龚慧红表示,去年企业申报省区域名牌授权企业数和名额为1:1,但今年却达到了2:1,即两家企业要“抢”一个省区域名牌授权名额。

太球皮业是首批佩挂“海宁皮革”浙江区域名牌的企业。李海洪表示,今年的销售要用创意设计的附加值和品质“讲话”,并将努力内部消化增加的成本,尽量减少皮衣价格的上涨。

提交
  • 同类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