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时事报道
“中美物价对比”刺痛了谁的神经?
2011-09-28 09:03197

近日,CCTV播放了一条《中美物价对比》的新闻,引起舆论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大多数人痛斥此类数据对比太荒唐太片面,中美物价比较还存在不少误区,简单地对比并不全面客观。
     乍一看,百姓在北京或纽约生活,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足。但是,比较物价,其意义不仅在于分析价格本身,更在于透视价格之下的民生感受。      
然而,过日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日子过得怎样,自己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但是,毕竟大家的消费存在共同点,比较一下也能起到参考作用,也能对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即使中美相距甚远,消费文化也千差万别,但是从经济规律和生活常识的角度去看,美国的物价水平也能反衬出中国的物价水平,也能对中国的消费起到一些提醒的作用。这也是网友为何热衷于物价比较的原因。
 以餐饮为例。在北京吃一次洋快餐要花30元左右,在纽约则花5美元左右——似乎二者相差无几。但如果再对比收入,得出的结论就会大不相同。据统计,2010年美国人均收入大约为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而北京2010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为29073元,二者相差近10倍。收入悬殊这么大,物价却如此接近,生活成本孰高孰低显而易见。

有人说,这种对比未必科学,例如选取的样品品质、点餐数量不相同等等。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应当看到,这一话题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关注,源于人们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居民对目前生活压力过大的敏感。平民百姓聚焦中美物价对比,并不在于精确判断各类物价的差异,也不在于向外国生活质量看齐,而在于找到一个表达自己现实生活压力的议题。

先看收入。据了解,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这意味着其国民财富在初次分配阶段即大部分为劳动者所有;而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还不到40%。劳动者难以分享更多财富,直接体现为工资增长缓慢,这让消费者在面对高物价时,越来越缺乏底气。

收入增长慢,负担却没有减轻,首当其冲的就是买房。一位朋友告诉笔者,2002年的时候,能找一份月工资4000元的工作就很满意了,因为当时觉得攒几年钱,买房子肯定没问题;但现在呢,找一份月薪上万元的工作,都别指望在40岁以前买上新房。如果再加上“短腿”的社保和高昂的教育费、医疗费等,一个人不拼命工作就很难维系家庭正常运转。长此以往,何谈生活质量?

价格对比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戏,百姓们真正需要的是收入与消费达到一个和谐的平衡比例。现在拿中美物价对比只会刺激中国人脆弱的神经,让群众感到更难以生活。或许,只有当人们的收入能保持合理增长、负担相对减轻、对生活质量更加满意时,物价对比才会成为一个更轻松的话题。(中国服装加盟网

提交
  • 同类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