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物访谈
胡发祥:休闲服装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1-10-31 11:41326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总经济师与我们一起畅谈 "纺织服装行业与可持续发展"。

问: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而当前多变的国内外产业环境给中国纺织服装业者当头一棒: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际债务危机频发,国内银根缩紧,以及劳动力、地价、能源、物流价格上涨等。对于外贸型制造业来说压力更大,如关税、贸易壁垒,还有其他国家竞争对手对于当地纺织服装行业的政策性扶持等。您认为该如何合理规避和从容应对这一动荡的产业经济运行环境?

胡发祥: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最早开始市场化运作的行业之一,它的自我调节应变能力相当强劲。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

纺织服装产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基础之上的。尽管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都遇到这样或那样问题,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但是消费需求还在。只要我们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和增强自身竞争力,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就国内市场来看,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人均收入增势显著,城市化率大为提高,这为纺织服装的国内消费市场份额放大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前行业增长驱动因素正由出口拉动向国内消费转变。这是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精神完全吻合的。

再看国际市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基数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尽管近期部分发达国家市场需求不振,造成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率下降,而且由于我国成本较快上涨,有些产品订单有向其他国家转移的迹象,但总体上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出口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月至7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了25.3%,表明我们的竞争优势还在。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源泉已经从过去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向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转变。而且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增强,出口产品结构正逐渐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据我们测算,今年1月至7月纺织服装出口总金额增长中,出口价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8.9%,远高于出口数量增长的贡献率。

虽然出口价格的增长有成本推动的因素,但也有我们出口产品结构优化的因素在里边。由此可见,我们的出口发展方式正在出现转变,不是简单地追求出口数量的增长,而是追求出口的效益,出口也要可持续发展。应该看到,这是可喜的进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要积极引导更多的企业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加速这种转变。

问:服装作为产业链条的终端产品,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相对集中,如面辅材料的健康环保利用,加工制造的能源节约、资源再生,还有废弃服装的自然降解问题等。您认为服装企业要怎样做才能将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

胡发祥:服装企业要了解"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含义上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归结于一点就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为落实可持续发展,希望服装企业努力实现6个"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未来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重点不在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而在于对现有产业加工能力的提升改造,通过提高效率和产品品质来获得效益;

产业技术创新机制的转变--由引进吸收推广技术、单一产业技术创新模式转变为研究开发核心技术、集成技术创新并重模式,要引导建立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产学研相结合的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机制;

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转变--由低水平利用、初级加工、高污染、高消耗开发模式转变为精深加工、低污染、低消耗、生态化、循环利用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如开发化纤超仿真纤维、天然生物质纤维资源,以弥补天然纤维供应不足的问题;

产业区域布局结构的转变--由小而散、低水平、同质化重复布局结构转变为适度规模、相对集中、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和合理布局结构转变,国内纺织服装业推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部分有条件的企业可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产业和企业价值链定位的转变--由加工制造业向生产服务业和创造时尚创意产业转变,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将由过去单纯的加工制造领域向附加值高的设计研发和营销领域延伸,更加重视自主品牌的培育;

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从传统管理理念向"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转变,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实施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可以系统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问:就您上面说到的6个转变,其焦点在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人本战略"。比如不同工种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设计营销人才的自我培育和利用,以及国际纺织服装资源的摄取和消化。对此,您怎么看?

胡发祥: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人的思想和观念要转变。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发展的目标归根到底是要为人民提供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提出"发展就是扩展自由",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由的发展。狭义上的发展才是经济收入或者财富的增长。因此,我们的产业,每个企业的发展应该着眼于如何为人的发展服务。所以,为从业者提供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以便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舒适、高品质的纺织服装产品,美化人的生活的同时又尽可能不破坏环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其次,人们要改变"轻纺织"的观念,认识到纺织服装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时尚产业、创意产业。它是中国经济社会中的朝阳产业。在这里我要提一下纺织服装"用工荒"现象。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其核心问题出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80后"、"90后"就业观念改变了,不愿意进入传统产业;二是农民工回乡就业,出来打工的减少,这里边有产业转移的因素;三是岗位技术要求提高,难以招到合适工人;四是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生产条件不好,吸引力不强。我们希望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宣传和教育,改变轻视产业的就业观念。同时,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为产业提供足够的基础人才。中国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人才篇不久将公布,"国家--行业--企业"三者联动,必将大有可为。

此外,还要有长远眼光。以服装品牌为例,国外许多知名品牌有数十年、上百年的历史。我们的许多企业硬件条件很先进,也能生产出品质一流的产品,实际上很多国际品牌的产品就是委托我们的企业加工的,但是我们在品牌方面差距很大。

希望服装人要持之以恒,潜下心来修内功,不断提升软实力,最终扩大品牌影响力。

当然,还要有国际视野。在利用国际资源方面,有不少品牌服装企业已经走在前面了,有的聘请了国外的设计师,有的把设计研发外包给国外机构。希望更多的服装人能够走出去,了解国际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学习国际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能够与国际产业界增强互动,协调发展。

问:最后,您能不能说说,在帮助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和行业协会有何作为?官产学研如何步调一致。

胡发祥:政策在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加大投入,支持企业的技术进步、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纺织服装清洁生产技术;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规范,引导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相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和落实。

实际上,这几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建立产业创新平台、质量检测体系,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组织专业活动,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新技术;研究制订行业标准;开展各种专业培训和行业交流;举办纺织服装展会,推广优质服装品牌和产品;整合资源,搭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开发平台。例如我中心近几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32家企业组成天竹纤维联盟,通过信息共享,整合开发资源进行协作开发和市场推广,大大推进了天竹纤维及其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此外,由我中心联合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流行色协会、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成立了中国时尚同盟,目标是提升中国时尚话语权。去年该同盟在上海首次进行时尚发布,今年10月份将再次在上海举办时尚发布系列活动,发布品牌企业的优秀产品,并推介一大批新锐设计师,同时举办第二届中国时尚产业论坛。

当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还是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和行业组织的作用是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实现这一目标。只有企业经营者认识到其重要性,自觉自愿地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就是空谈了。

提交
  • 同类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