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商资讯
升级版京东:2017刘强东要全面拥抱开放平台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2017-01-05 23:55100

2017年1月3日,京东3C与线下知名3C数码购物商家“绿森数码”签订1年30亿的战略协议,绿森全面接入京东仓,同时,双方会在金融、渠道、售后等层面展开更深度的战略合作。

京东与绿森数码的签约,标志着京东平台思维取得重大突破,打响了京东与POP商家战略合作开年第一炮。自营和平台业务并重,2017年京东开放平台业务或将迎来大突破,开放平台也将为京东贡献更多的收入和利润。

周三,和一个做亚马逊平台的卖家朋友交流合作,得知为什么亚马逊能赚钱,以及,在自营业务做好之后,京东接下来为什么要将重点转移到开放平台业务上。

这个朋友公司主要做小百货商品,年销售额数千万元,客单价100元。亚马逊扣15%佣金,另外使用FBA服务(Fulfillment by Amazon,亚马逊提供的代发货业务) ,平均每单50元。简单地说,每销售100元,65元贡献给了亚马逊。亚马逊扣除运营成本,差不多能从每100元销售额当中获取20元利润。

自营永远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利润,相比之下,京东平台在国内的直接扣点和仓储物流收费真的太低了。

2017年京东开放平台战略升级打响

东哥判断,2017年会是京东开放平台战略升级年,有三个重要前提依据:

从品牌入驻到渠道“合谋”,加速综合化平台

在上市时,京东披露2013年的SKU数为4020万,之后,财报中没再具体披露,估计现在至少在6000万级别(1号店披露的是300万),从3C电子起家,京东大手笔扩品,还是在2010年狙击当当上市。2016年底,老刘说了,“京东图书业务会在2017年全面超过当当,成为全网第一。”

按过去的思路,大家都认为京东擅长标品自营,事实上,京东超市、生鲜正风生水起,说明其在非标品自营上也有潜力。2016年,京东明显加速非标品的开发平台业务扶持,拿服饰业务来说,已在天猫优势的服饰品类撕开一个口子。

过去,京东开放平台战略是品牌升级,2017年,会渠道融合加速综合化的拐点。拿此次与京东战略合作的绿森数码来说,专注3C电子线下销售,2013年成立10年之际,年销售已超过10亿,目前,还每年平均保持60%高速增长。具备线下渠道优势的零售商积极拥抱京东,京东不仅开怀接受,还共享数据,在金融、物流、售后等方面深度合作。

这不仅让东哥想到,2012年天猫为推进开放平台业务,一鼓作气拉了当当、亚马逊、国美、乐峰、好乐买等多家垂直B2C入驻,不说这些公司后劲如何,但入驻天猫已是“雷声大雨点小”。京东不一样,自营业务开路打下了深厚的渠道融合基础。

金融、物流、云技术等基础服务能力提升

京东2016Q3财报提到京东金融将从京东集团剥离,这不仅会让未来京东财报不再受金融业务投入性亏损拖累,而且,“此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将京东金融转型为只有中国投资者作为股东的企业”,言外之意是去VIE架构,以便未来拿到更多的金融、保险等牌照。京东将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方面,为开放平台商家提供更扎实的服务基础。

仓储物流方面,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7大物流中心,运营了254 个大型仓库,拥有6780 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范围内的2646个区县。第三季度,全国超过85%的自营订单可以实现当日或次日达配送。京东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分拣等智慧物流成果陆续投入,让京东有更高效的落地服务能力开发给商家。

相比之下,京东云略显逊色,但也在不断完善,除了云计算、云储存外,面向企业客户的产品创新也不断面世。比如,一周前,京东云一站式网站建设服务正式上线,能帮助商家定制类建站服务及模板类建站服务。京东云开放云端建站服务,可极大程度的简化网站建设的复杂步骤,无需专业技能即可轻松完成建站。

京东

砍掉拍拍后顺利过渡,流量聚集B2C业务

众所周知,2014年腾讯战略入股京东时将拍拍一并打包出售,接盘后,京东也一度发力拍拍,试图用以牵制淘宝,然而,事与愿违。相比京东B2C业务,拍拍C2C业务更容易被假货、刷单诟病,所以,“壮士断腕”成了京东必然选择。2015年11月,京东宣布停止C2C业务后,相应地,2016年4月1日起,彻底关闭拍拍网,如今,已顺利完成过渡。

与此同时,阿里正为美国政府将淘宝再度被列入“恶名市场”愤怒。而京东则可以将流量资源集中服务于B2C业务。此外,京东在与腾讯抛出“京腾计划”后,又在两个月前,与今日头条制定了“京条计划”,旨在社交电商、内容电商有新建树,京东的移动流量生态战略雏形显现,为2017年京东开放平台的战略升级打下牢固基础。

如何理解京东开放平台的战略升级

京东自营业务比重超过50%只是时间问题

在京东2016Q3财报分析师会上,刘强东明确表态,“在所有品类,京东战略都是‘自营+平台’同步发展。”他还强调,“长期来看,第三方平台的GMV比例已经超过了50%。”

京东

亚马逊中国是在2011年7月正式开放第三方平台的,当时,亚马逊全球第三方卖家的商品在亚马逊销售的商品总量中占比超30%,到2016年Q3时,亚马逊开放平台销售额占比已经达到62.5%。对于京东与亚马逊而言,开放平台业务对吸引更多优质商家入驻,能带来整体销售额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

亚马逊开放平台占GMV的62.5%,收入贡献占比16.57%

根据财报披露信息,亚马逊2016年Q3总GMV为675亿美元,其中自营为253亿美元,开放平台为422亿美元,开放平台占到了62.5%。京东的自营和开放平台比例,则基本是亚马逊倒过来,还是以自营为主。



京东

亚马逊开放平台业务(3P)规模越来越大,贡献的收入和利润也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开放平台业务,亚马逊巨亏是毫无疑问的。

有很多评论说,京东开放平台越来越大,恐将沦为天猫模式。实质上,京东模式和天猫模式一点关系都没有,京东模式上更像亚马逊,无需为开放平台占比提升而担忧。

京东

随着开放平台业务的扩大,商家对FBA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开放平台商品提供了一样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开放平台实际贡献的利润要比自营高得多。

2016年Q3,亚马逊其它服务收入10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1.8%,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开放平台第三方商家佣金、AWS、物流收入和Prime会员费。扣除亚马逊云服务业务AWS三季度收入32.3亿美元,17.5亿美金左右的Prime会员收入,开放平台第三方商家佣金和物流收入为54.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6.57%。

2016年Q3,京东其它服务收入55.3亿,占总收入的9.1%。如果剔除京东金融等其它业务,开放平台贡献收入占比不会超过7%,还有三倍以上提升空间。

京东开放平台价值当前是被低估的

第一,从流量效率和成本来说,京东都是优于淘宝天猫的,此前东哥已用茵曼、裂帛、韩都衣舍的三家公司上市招股书进行对比分析。

第二点,从品类聚焦来说,京东POP平台业务中80%的商户来自服饰家居板块,随着京东品类规划调整及新的招商政策出台,其他类目的商家大有可为。

此外,用京东CFO黄宣德在2016Q3财报分析师会上的话解读:“京东开放平台业务方面,鉴于‘反刷单’举措的影响,所以,今年(2016年)起表现被低估,如果别的条件都不变的话,明年开放平台业务的业绩会更好,而且不光是从传统的服装、百货领域,对于一些电子商品的长尾类的产品,我们也将发展开放平台。”

京东开放平台战略升级,“量”比“质”重要

在沃尔玛入股京东之后,2016年第三季度,京东的收入有一部分来自1号店,包含1号店的开放平台业务,以及公司提供的一些履约服务带来的小规模的收入。未来,在日化、生鲜等商超品类上,京东与1号店的协同会加强,沃尔玛、永辉等线下渠道已经埋下伏笔,配合京东开放平台战略升级,商家可享受线下线下渠道融合的红利。

根据京东历年财报披露,2014Q1京东开放平台入驻商户为3万家,当年Q4翻了一倍到了6万家,到2015年Q4入驻商户增长到9.9万家,而到2016年Q2仅增长了1千家,目前也就10万出头。

所以,东哥认为,尽管2017年京东平台战略升级,也不意味招商数量会盲目增加,反而会注重商家质量,在招商规则与运营机制上,进行优化,有限资源扶持优质商家,构建良性生态,而去年双11京东大举反腐,已为此排除部分人为障碍。

京东开平台战略升级,配合京东“规模经济”战略

结合京东CFO黄宣德说过的一段话更容易理解:京东提升利润率的主要杠杆还是来自供应商规模扩大后“规模经济效应”,京东自营业务的利润率与线下的一线零售商相比是特别的低,平均超过10个百分点的差距,一部分原因是京东的规模还没能在所有品类里做到第一名,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是会实现的。

刘强东也有类似的的表态:京东自营的产品,一旦过了赢利点之后,其实都具备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他举例:现在京东家电的产品不仅在整个行业都在往下降的时候依然保持很高的增速,同时已经实现了很长时间的持续盈利,而竞争对手在这个品类是全线亏损的。

所以,从京东“规模经济”要利润的战略定位,2017年开放平台的战略升级与之呼应,有规模就有溢价空间,伴随京东与商家数据共享,未来供应链共享自然水到渠成,第三方入驻商家在为京东平台交易额添砖加瓦之际,也能在“规模”带来的利润尝到甜头,只是期间还有个过程磨合。

加速“平台化”的京东并非“扬短避长”,而是自营优势与开放平台的双剑合璧,开放平台体验的自营化将是京东未来两年做大做强的重要发展方向,形成京东“自营+平台”并驾齐驱的势头。

大环境,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品质、品牌、服务的追求不断提高,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享受京东自营相同服务的基础上,还能增加更多产品选择,何乐而不为。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提交
  • 同类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