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企业报道
服装企业信息化之痛
2009-10-12 04:36767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企业赖以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普及率非常低,在软件应用上,主要还在依靠财务系统、进销存系统,或者是工资核算系统,而企业ERP系统,己实现的企业还不到10%。由于服装产业是传统产业,我国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一直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大多数服装企业属民营企业,企业的决策者往往集管理者、执行者等多种身份于一身,他们多靠经验来管理着自己的企业。服装行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企业应用水平也高低悬殊,信息化在服装行业显得步履艰难。

服装行业对潮流和时尚的推崇使得产品款式多变、价格多变、库存风险非常大,企业都强调高效的周转率。服装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从订单开始,到进仓、分配、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等,给企业的整个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实施动态化管理。

企业实施信息化并不是单纯的软件应用,它涉及企业管理架构的重组,会触动企业的根本结构。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的是一个整体企业运作模块,它蕴涵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敏捷的IT技术,它将引导企业进入标准化的管理运作模式。因此,企业要有效实施信息化,作为供应商就应先从对象企业的管理结构入手,了解它的管理层次是怎样设置的,有什么功能部门,有多少子公司或加盟商,接着要了解企业的物流结构,如检查每一环节的合理性及其所需要的信息流等。只有从这些根本的管理架构入手,改变其不合理性,信息化才顺利而有效地贯彻实施。

快速的物流、精确的库存、及时的市场信息都是信息化追求的目标,由于服装行业的潮流性,造成可重复应用的信息少,信息资料更新频繁,在基础信息方面也无太多标准化和规律性的东西,收集困难,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除了从大处的管理架构着手外,信息处理的精细化也是需要解决的重点。

现在,在服装企业的信息化中,技术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对于供应商和服装企业来说,人才问题是双方难以逾越的障碍。许多软件系统供应商懂技术,懂程序开发,但却缺少服装行业背景,对服装的生产、销售知之不多,对服装企业管理有深刻认识的人才更是缺乏,这就造成软件系统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没有预见的新问题,以及稳定性差、二次开发过多等,影响了系统运行的效率。而在服装企业中,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信息化的人才到位率则更低。供求双方在人才对接上的错位是服装企业信息化最痛的硬伤。

在这种混沌的市场状况中,许多服装企业对待信息化产品就像对待一件衣服,不合适就换。它们之中的很多企业认为买回来的只不过是一套软件,只看到它的价格,没有看到它的价值,花钱买回来的软硬件系统很快就会落伍,而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竞争力又没发生质的变化,企业只有一弃了之。

其实信息化是对传统日常工作习惯的改变,它深入企业内核,可能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但它能改造团队、提升管理、满足企业长期利益,因此信息化注定是一个十分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它不能像衣服一样说换就换。

作为服装企业,除了要考虑产品的价格,更应讲求价值,而价值则体现在供应商对企业的理解和对产品的实施支持上。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会一成不变,市场更是多变的,具备不断改进和适应的能力、具备实施经验、具备项目控制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可以信赖的供应商应具备开发、顾问、客服、市场、质检等支持团队。而从产品本身看,也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要讲求实用性。在现阶段,并不是所有的服装企业都能成为软件供应商的客户,因为服装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比其它行业低,推广普及难度较大。作为信息化系统供应商,则应先从有意识、有一定管理水平的企业入手,在意识、人才对等的条件下,信息化才可更快地得以实施,并影响和带动其他条件稍差的企业。

提交
  • 同类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