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企业报道
美邦服饰:轻装上阵变负重前行
2009-09-17 07:18769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国内服装业界,美特斯·邦威一度是这句话最有力的诠释者,恰好,它的广告语也是一句“不走寻常路”。

1995年创业之初,它曾被贬为“皮包公司”,被业内人士预言“撑不过三年”;经历了飞速发展的十年之后,它已跃身国内休闲服饰领军品牌。这时市场才知道,原来它走的这条路和全球著名体育品牌“耐克”不谋而合,可以被总结为“轻资产战略下的虚拟经营模式”。

如今,美邦又在变。和资本市场嫁接成功的美邦服饰不再轻装上阵,上市一年,它开直营形象店、旗舰店,买楼、买地,开始负重前行。是否当所有人都认识了“轻资产”这条路之后,美邦已经完成否定之否定,决意把这条“寻常路”也放弃了呢?

美邦“轻资产”烙印

什么是“虚拟经营模式”?我们用关于资源整合的经典小笑话来作说明。

在美国农村,一个老头和他的小儿子住在一起。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说要把他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并让他成为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个人找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要给他的女儿介绍男朋友,并说:“你未来的女婿将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洛克菲勒同意了。之后,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请他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说:“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总裁也同意了。清贫的农家小儿子就这样变身成豪门女婿和世行副总裁。

美邦在创业之初所做的,与上面的故事有些神似。当年,创始人周成建没有太多资金,他找到服装贴牌生产商,说,你来帮我生产服装,我的服装叫“美特斯·邦威”;同时,他找到另外一群人,说,我给你服装,你去销售,你销售的服装叫“美特斯·邦威”。他还做了一些常人不太容易做到的事,包括把自己的衣服设计得很时尚,把“美特斯·邦威”推广得很有名,并把产、销上下游理得很顺。国内休闲服饰第一品牌“美特斯·邦威”就这样成功了,周成建也被冠以“营销天才”的名号。

理论上讲,虚拟经营的公司主要经营的是品牌与渠道,其最大特点是“轻资产”,即以较少的资本开支就能获得较高的增长。美邦采用生产外包模式,厂房、设备都无须投入,在销售网络扩张中投入的资本也很少。从固定资产投入看,上市前,截至去年3月末,公司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15.53%;截至今年6月底,固定资产加在建工程合计不超过总资产的20%。

资产轻、周转快的鲜明特点,使美邦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2008年8月,公司发行7000万股,实际募集资金13亿多元,成功登陆中小板。

渐渐由轻变重

一年过去了,随着美邦服饰今年半年报和一系列公告的发布,我们发现,公司正由当初的轻装上阵变成负重前行。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29%和-42.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8.02%。为何在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净利润还能实现同比增长呢?细看半年报发现,是财政补贴和所得税优惠做出了重要贡献。抛去这些非可持续性收入的影响,美邦的主业增长速度短期内其实是放缓了。

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今年上半年加盟业务运营不理想,拖累了公司整体的收入增速。上半年公司加盟和直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7.39%和42.05%,直营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7.18%大幅上升10.41个百分点至47.58%。直营业务的加速推进导致期间费用率由去年同期的27.08%大幅攀升9.74个百分点至36.83%;其中,租金及租赁押金和广告宣传费同比分别增长252.66%和183.28%,使得销售费用率高达31.32%,直营业务推广成本高昂吞噬了当期利润,使得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滑了42.86%。这是租赁费方面的“负重”。

此外,公司还开始购买物业用于发展直营店。根据今年以来的公告,公司在江西南昌、辽宁丹东、浙江杭州、福建厦门、河南平顶山以及四川成都购买商铺,累计(拟)投资额约7.8亿元。

除了开直营店,公司本月又披露了一项买地计划。董事会同意子公司上海米安斯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寻找合适地块,用于新品牌及开展信息科技服务的办公场所建设项目。打算用多少资金买地?公告没有明确,只提到董事会同意提请股东大会授权米安斯迪公司在12.94亿元额度内全权处理。

“大有大的难处”

为何“由轻变重”?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行业分析师及美邦服饰相关人士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及美邦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套用《红楼梦》里王熙凤的话——“大有大的难处”。

“公司从来没有说过自己‘轻资产’之类的话,这都是外界帮我们总结出来的。”美邦服饰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

根据公司的说法,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变化在调整战略。像多开直营店,公司早在上市前就做了这样的打算,并把它作为募资项目进行披露。购置物业开直营店,公司也是因为深刻感受到缺乏自有物业造成的被动,才开始这样做。“(上海)淮海路有家店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店开得好好的,因为种种原因,租约忽然被迫中断了。我们如果没有自己的物业,这样的事还会经常发生。”

在美邦看来,当前的做法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而且很多时候是“不得不为”的。以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经营模式叫作“轻资产”;以后,怎样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他们就会怎样做,不会顾忌所谓‘轻资产’之名。

浸淫纺织行业25年之久的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质仙也认同公司的说法。他表示,作为国内排名第一的休闲服饰连锁商,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对美邦至关重要。而提升品牌的档次和地位,要靠直营旗舰店、形象店来提升。大店的特点是装修投入大、经营期限长,靠租赁经营风险较大。为此,许多公司一开始都会采取购买产权方式,以获得稳定的店铺资源。除此之外,拓展中高端新品牌(公司去年四季度推出“Me&City”)、完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及开展电子商务,也成了美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些都需要“重资产”的支持。

从实践中看,国内服装品牌七匹狼(002029)、报喜鸟(002154)等都遇到和美邦类似的问题,而被美邦视为未来努力目标的H&M(瑞典)、ZARA(西班牙)等全球性服装连锁经营商,也绝大部分或者全部采用直营的销售模式。“轻资产”增长模式在有实力的企业集团面前,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

2008年度《新财富》服装纺织行业最佳分析师,来自招商证券的王薇也在研究报告中写明,对于美邦主业业绩增长受到高费用率制约的问题,需辩证看待。这主要是由公司在最佳时机抢占宝贵的渠道资源所造成的,虽然对档期投资机会造成打击,但新开的大量门店也将为后续爆发式增长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投资者关系有待改善

美邦志存高远,它相信市场前景,相信自己,所以选择了宁可短期报表难看,也要购买物业控制店铺资源,做大品牌。当然,在现阶段,它也不得不面对投资者对中国服装(000902)业前途的担忧、对公司发展潜力的质疑,以及对公司平淡业绩的不满。

随着美邦服饰“由轻到重”的渐变,记者听到外界对于美邦服饰的负面评价也有所增多。即使是专业的机构投资人,对公司的购买物业行为也存在诸多不解。

一位基金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他已经不再认为美邦服饰是一个良好的投资标的。“公司上市后购买了一些物业,我们觉得购买的单价不低。但我们没有听到具体的解释。”

此外,据了解,美邦服饰本月公告的米安斯迪子公司买地计划,在征求部分机构投资者意见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据称,公司向机构投资者征求意见时提到的是一个约10亿元的方案。“10亿还仅仅是买地,买了地还要造房子,对非营利性的办公场所做这样大的投资,我们不理解是否有这个必要。”

长期以来,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担忧,“和公司接触下来,感觉只有大老板(指实际控制人周成建)最终说了算。如果一家公司的发展更多地依赖创业者,总是留不住职业经理人,我们会觉得风险比较大,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天才就不会犯错。”

上市一年,对于美邦服饰购买物业是否“乱花钱”、股权集中是否形成“一言堂”等方面,流通股股东似乎有不少怀疑,但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而随着公司经营模式渐渐转变,股权激励方案迟迟未推出,短期盈利能力又差强人意,公司的证券市场形象也受到了影响。

看待一家上市公司,创业者、经营团队、战略投资者、流通股东眼光不同。或许创业者要向前看50年,经营团队向前看10年20年,而战略投资者只看3年5年,流通股东只看半年一年。不同的眼光和心态决定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和心态,考验着一家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也部分地决定了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

在这方面,美邦服饰似乎还有改进的必要和余地。毕竟,在洗去“轻资产战略”的品牌创业痕迹、蜕变为资本驱动型成熟品牌的路上,曾经“轻资产”的美邦将与资本、与资本市场越来越密不可分。

提交
  • 同类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