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投资策略
代理商的代理之伤
2014-03-22 15:21393

1手段

  主动上门骗钱走人

  受伤指数:★★★★★

  据成都一位服装代理商透露,一些品牌商的条件是“预付现金订货”。经营一两季发现无利可图,就以“厂里要扩建厂房、购买设备”等为由,将代理商预付的现金卷走,连人带品牌一起消失。过三五年后,又换新地、换品牌继续行骗。这位代理商称,一家广州公司曾骗走他几十万元后“人间蒸发”。现在他“只接朋友介绍的品牌合作,上当上怕了”。

  曾代理Y-3品牌的陈芃表示:“代理市场很乱。代理商缺乏专业代理知识,经常受骗。还有一些品牌在国外做不下去或者只能做一季、两季,专为‘骗钱’而来中国。”

  2手段

  抬高门槛无故毁约

  受伤指数:★★★★

  李先生是某知名运动品牌的代理商。2004年时,他接下了该品牌江苏区域销售工作,成为江苏总代理。他用了半年时间打开了江苏市场,得到品牌商认可。但品牌商开始提出逐年递增销售任务的要求,并大幅提高订货数量。新的销售任务与当时一线经济发达城市的额度持平,几乎高到无法完成。

  李先生很愤怒。他觉得品牌商是故意提高合作门槛,因而拒绝提高订货数量。双方因此产生矛盾。品牌商经常以收回代理权相威胁。合同本应于2007年3月到期,最终,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品牌商单方面毁约,并把代理权授予他人。

  3手段

  短期利用卸磨杀驴

  受伤指数:★★★★★

  女装品牌ONLY的拥有者绫致公司一位来自湖南的代理商表示,其代理合同是3个月一签。之前合作的两年内都没问题,今年眼看要开始盈利时[1.87 1.63%],品牌商6月初一纸传真就取消了他的代理权。他相当于白干两年,最重要的是5月份已向绫致公司订购了多达10个月的货。

  “卸磨杀驴”是业内的常事。当代理商把当地销售渠道做好后,品牌商到期甚至不到期就无故解约,改为自营或让自己亲戚来经营。这位代理商承认,尽管代理合同3个月一签,但当时急于上马,什么样的条件都答应。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代理合同就是3个月,说明公司很强势,而且一开始就做好了随时甩开代理商的准备。

  4手段

  样衣精致发货劣质

  受伤指数:★★

  来自湖南的一位代理商告诉记者,有的品牌商在订货会上展示的服装面料好、做工细、款式时尚,但签订合约后,品牌商发来的货品与样衣大相径庭,衣服面料低档、做工粗糙,根本销不出去。

  更让代理商气愤的是,品牌商认为,代理商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证明样衣和货品质量完全不统一,而拒绝退货和赔偿。代理商只能“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5手段

  强制订货滞销不退

  受伤指数:★★

  近两年,某羽绒服品牌商对代理商的政策是“订货必须达到一定额度,否则不配货,同时,不予退货”。举例来说,品牌商要求订货量必须达到8万件以上,如果代理商达不到这个水准,一律不予发货,而且,卖不出的货品,一律不予退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品牌商为了解决库存,规定代理商订货必须达到一定额度并一次性付款,且只承诺10%-15%的退、换货率。假如代理商订货额度为70万元,只销售出10万元的货品,剩下的近60万元就得自己负担。

  日前,ONLY女装所属公司强势收回不少代理商的代理权改做直营,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越来越多进入中国的品牌制定了直营的策略。中国时尚领域市场竞争激烈。于是,国内时装代理商面临着更加困难的境遇。过去,这一群体曾为大牌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却一一被甩开。代理商们到底有多少代理之“伤”?

  【专家观点】

  伤害代理商也是“自伤”

  知名设计师李小燕:

  伤害代理商也是“自伤”

  一般来说,品牌商与代理商都是一年一签,即使有问题,也会提前一季沟通,以便让对方有个过渡和准备。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时候,也要同时考虑代理商的利益和未来。保持品牌的延续性和良好口碑才是制胜的关键。一味“利”字当头的话,品牌商的路不会走得太远。

  【业内支招】

  代理商保护自己

  把好三关

  ■合同关:一定要“先小人后君子”,不要抹不开面子。要保证最后发生纠纷甚至打官司时有一个公正公平的条款。

  ■口碑关:同品牌商合作之前,一定要利用商场经理、行业协会以及原来的经销商等人脉关系,对品牌商进行调查。特别是对品牌老板的信誉、秉性要搞清楚,因为服装品牌大多是私营,老板的口碑就是品牌的口碑。

  ■渠道关:做强做大是博弈游戏的立足之本,也是强势和弱势的分水岭。控制住渠道,在区域做出名气的话,品牌商就会“逐你而栖”。

  • 同类加盟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