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经典案例
服装创业业主:三个灾后生存样本解析
2009-05-22 05:151441

“请教地震灾民在灾区开家服装店可行吗?”去年12月,一位名叫Dasa的网友在百度知道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她说,自己曾在北川县城做女装生意,地震后,房子及商铺全变成了废墟,“现在,不愿意在救济的温床上虚度时间,想在新北川重建的镇上再卖女装。”

“5·12”大地震不仅瞬间毁掉了震区群众的家园,更无情摧毁了百万群众的生计。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数据显示,汶川特大地震在四川共造成152.4万人失业,其中城镇人员37.2万失去工作岗位,115.2万农业劳动者失去收入来源。

尽管经历了令人窒息的伤痛,生活却仍将继续。怎样更好地活下去,成为地震后摆在灾区人民面前的现实命题。最新统计表明,经过政府大力帮扶,灾区150余万失业人员中,目前已有120多万人重新实现就业。其中,不少人选择了服装创业这条道路。

“要做自己的服装品牌”

12台电动缝纫机排成3排,伴随哒哒声响,熟练的工人很快将布料制成成衣––这是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桩子村村民石成慧的服装加工厂。刚开业不久,租来的门面还没来得及挂上招牌。

在此之前,石成慧在广东虎门的服装厂待了11年,从这个厂跳到那个厂,从小工干到组长,月工资涨到3000多元。她一直有自主创业的念头,但真正下决心的还是这次。回家之前,因为所在工厂订单减少,石成慧的工资已缩水40%以上。9月30日,她带着4个工友回到绵阳。

自己的手艺就是做衣服,还得从本行干起!家里7间砖瓦房倒了还没来得及修,石成慧准备先创业。她花两万多元购买了全套二手缝纫设备,租了一间100多平方米的门面作车间。10月18日,实惠锦绣服饰加工厂开张了。

为了招人,石成慧到处贴小广告。没想到,10天内就聚集了附近乡镇的12位制衣熟手,他们曾在沿海服装企业打工。

现在她的业务是给品牌服装厂进行外包加工,丈夫唐云采购和跑业务,她自己则进行质量把关和内部管理。因为订单有时间要求,石成慧和员工们经常加班,连母亲也动员来给员工做饭。目前,每个员工的月收入在八九百元。石成慧自己虽然还没有多少盈利,但毕竟是个好的开始。

“今后我们要做自己的品牌。”石成慧认为,绵阳乃至四川成衣市场很大,自己并不缺乏机会。现在,石成慧一面谋划寻找更大的场地,一面也在寻求贷款。

灾后“第一个个体户”

衣叉轻轻一挑,谭月燕利索地取下第三排衣架上的一件桃红色连衣裙,递到年轻的女顾客面前说:“这是我们店刚到的新款,样子时尚,料子舒服,颜色也很衬人。”

谭月燕是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普安村村民,家里的房子在地震中全塌了,土地也无法耕种。地震过后不到一个月,她就在绵竹市体育场的临时安置点开起了服装店,成为绵竹市灾后第一个领取个体营业执照的工商户。时隔一年,谭月燕已在绵竹市剑南镇的仿古商业街上拥有了自己的店面。

这是一个40多平方米的店面,两侧的墙上满满挂着6排衣架,分别展示男女春夏服装,店面正中摆放的一列衣架上则挂着较厚的外套。

上周我刚上成都进了一批新款的春夏装,这两天店里生意还不赖。”谭月燕指着自己身上的黑色T恤说,“就是这件衣服,一个顾客看我穿得好看,买了件一模一样的。”说到自己的店,谭月燕喜不自禁,自从去年9月租下这间店面到春节,4个多月里她净赚了5000多元,“这里租金便宜,搬进来以前店面都经过加固维修,各项税费也免收。只要自己好好干,够补贴家用了。”

“前店后厂”卖羌族服饰

43岁的羌族妇女邓云芝在北川县擂鼓镇板房区开了一家服饰店,专门加工、销售羌族服饰。她说,震前自己的缝纫店只做汉族服装,“以前穿羌族服装的机会不是很多,而且大家家里都有几件,需求不高。”地震后,许多学校、社区组织学生和居民跳锅庄,还有一些人做生意也穿上民族服装招徕顾客,“现在穿的人多了,大家慢慢都穿了。”邓云芝说,“一件能卖到200元左右。”

离邓云芝的服饰店不远处,在擂鼓镇板房区热闹的街边,还有一家胜利村羌绣服装厂,该厂集制作加工和门市销售于一身,形成独特的前店后厂格局。服装厂内,几位妇女正在缝纫机前制作羌族服装,周围墙上挂满各式羌绣、羌服。据了解,服装厂会定期将设计好的订单分发下去,绣好后再交回羌绣厂集中销售,按件数领工钱。

“手脚快的一个月能挣到一千多块钱。”胜利村副书记席珍望说,虽然这些绣品产量有限,销售也主要依靠援建方和媒体协助,但不管怎样,这为当地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找到了一条自食其力的谋生之路。

目前这些羌绣还没有固定品牌,只在饰品上绣着“北川县擂鼓镇胜利村”字样。席珍望说,今后可能就以“胜利村”做品牌,也考虑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打开销路。

  • 同类开店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