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设计鉴赏
苹果年度大会(Macworld)上,简单就是力量
2010-01-06 10:441056

2007年苹果年度大会(Macworld)上,乔布斯揭开iPhone的神秘面纱,人们的眼睛又闪闪发光了一次。苹果公司为自己的产品设计下了定义:简单、朴素,这回iPhone手机同样延续了苹果的简单主义基因,与其诸多产品如iPhone、iPod、iMac的设计一脉相承。乔布斯在苹果年度大会上用iPhone手机打出的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台下的乔纳森·伊芙(Jonathan·Ive)这个为苹果诸多产品定调的设计者。有人曾经这样评价乔纳森,“乔布斯找到一个不仅懂得如何完成他的理想,甚至能超越他想像力,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做到的人。”在乔纳森巧夺天工的设计中,将苹果标榜的简单、朴素的气质淋漓尽致地诠释,使简单主义成为一种更易为人接受的商业教义,“拜苹果”数变成为时髦人士矢志不移的选择。

在20世纪70年代,苹果公司就提出“技术+艺术=商业力”的概念。设计是一门语言,是连接消费者与设计者的纽带,苹果并没有发明什么新技术,他只是将现有的东西进行了重新诠释,用更加简单直接的方式来与消费者进行对话,从而直抵消费者内心世界,激发出无限的力量。

少即是多

乔纳森·伊芙开发的iMac,打破了原本计算机暮气沉沉的形象,使计算机摇身一变成为时尚界追捧的玩具(想想90年代硅谷精英是什么丑陋的形象;松垮的西服,乱七八糟的头发,不修边幅,西裤下踏着一双发黑的耐克旅游鞋;时尚界视之为下里巴人,他们能开发什么好看的东西?)。乔纳森·伊芙将光与色彩的概念第一次引入到枯燥的计算机产品领域,之前没有计算机产品采用过这种不透明的灰色或米黄色塑料来包装,所以它一开始惹出不少争议,但没有多久,市场就给出了它的最后判决:第一年iMac就卖出了200万部以上,成为离大众最近的时尚标签。

这位行业内的佼佼者曾经因为出色的设计在伦敦接受了英国女王的册封,获颁大英帝国司令勋章,他曾经这样回顾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设计苹果电脑Power Mac G4Cube时,我们用一整块塑料去设计东西,技术核心部件悬吊在一整块塑料内,这就不得不简化。1953年,在北欧的瑞典,一个家具经销商刚刚为一张桌子照完相,正要装箱,旁边的一名助手说:“天啊,这样实在太占地方了,不如把桌腿卸下来放在桌面上。”助手的提醒带来了自助组装家具、平板包装这一新概念,也使这个家居品牌走上了低成本之路。这就是宜家家居发家的故事。宜家的企业文化来源于斯堪的那维亚(Scandinavia:北欧)和瑞典文化,宜家所标榜的简约主义以及对设计的精益求精使宜家在InterBrand(全球领先的品牌咨询机构)的世界知名品牌排名中居于第44位。即使在一个设计鉴赏水平相对落后的中国,宜家家居也广受消费者喜爱,若是星期假日到宜家家居逛逛,有心人立即可以看出这种简单设计的商品在中国消费者当中发射出多么巨大的消费吸引力。英国设计杂志《Icon》称:如果没有宜家,大部分人将无法获得当代的设计。并且把宜家的创始人坎普拉,也就是那个把桌腿卸下来的家具经销商,评选为当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时尚创造者。

去除掉杂七杂八的东西。这或许就是苹果的“减法”法则,在设计中舍弃不必要的东西,保留必不可少的东西,而这些被提炼出来的要素获得了更深厚的精神内核。

“少就是多”是设计界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提出这个口号的是密斯·凡得罗(Mies Van Der Rohe),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以及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他作品中的各个细部纹理都精简到不能再精简的绝对境界,甚至到了有些结构完全暴露在外的地步,但是这种风格的设计让作品结构看起来既高贵又雅致,既纯粹又理性,它的简单主张变成一种不断演化的想像和一种持续的精神活动。

设计潮流映照着一个时代的发展轨迹与社会心理的变迁。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的设计潮流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形式—也就是外形,以及它的“文化意义”被不厌其烦地强调。在强调功能的包豪斯以后,斯堪的那维亚的设计风格开始步向商业舞台。

强调简洁、效率的社会性渗透到了斯堪的那维亚当地的设计思潮当中,在工业时代它和各种效率主义相关的思维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有着欧洲文化底蕴的实用主义风格。它是一种比包豪斯更为柔和并具有人文情调的设计观点,即所谓的“柔性的实用主义”。它的风格在于它没有20世纪30年代那样严格和教条,形体和边角都发生了柔化和弯曲,并与天然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怀旧的有机形”。

丹麦著名设计师保罗·汉宁森(Poul Henningesn)的PH系列灯,和阿纳·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的“天鹅椅”、“蛋椅”、“蚁椅”等,这些被传为佳话的简单设计,虽然体积都不大,结构也不复杂,但是对于产品的想像力,影响却是十分巨大。这影响源自于对人的关怀,对产品功能科学性的分析,以及对材料真诚的尊重,这都是以前人们不够重视或者是设想失败的地方。而随着21世纪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人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丰富和多元的选择,产品设计中的“少”和“简单”是否能够征服消费者,带来深远的影响力,还是要看设计是否能捉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洞悉社会大众消费心理。设计除了在产品与用户之间充当实际存在的联系纽带之外,还应该是意义的纽带。知名设计公司ZIBA(该公司曾联想公司服务)总裁梭罗·凡史杰认为,设计的伟大之处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联系的过程,与人的需求建立联系,与人的渴望建立联系,与他们的文化和所处的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有的时候,帮助人们在他们的情感和自我之间建立联系也能得到很大的共鸣。简单主义的设计风格投射着当下人们面对越来越繁复纠结的现代生活,渴望回归质朴生活的内在需求。而只有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的非凡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密斯的名言“少即是多”(Lessis More)一度曾被反对者讥讽为“少即是闷”(LessisBore)。在这其中,闷的理由来自于哪里呢?如果把简单的设计看成只是清教徒式的节制,而遗失了有机的灵魂,产品的“自我”也便消失了。简单设计并不是一刀切式的整齐划一,而是一门既讲究严谨的科学,又是充满跳跃灵感的技艺。优良的简单主义是在设计的删减过程中来寻找空间、线条和形式的博大内涵,乔纳森·伊芙在设计iPhone手机时,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模型,就像是寻找符合缺口的另外半颗苹果一样,他反复打磨,精雕细刻,直至能够天衣无缝地与想像进行对接为止。

提交
  • 同类服装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