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服装文化
“情歌王子”织绣藏品将开拍 看张信哲的收藏经
2011-05-10 10:07995

5月24日,北京永乐将推出“华彩霓裳-张信哲先生珍藏清代织绣专场”,届时,有“情歌王子”之称的台湾著名歌手张信哲收藏的近80件清代宫廷织绣藏品将集中亮相。虽然,明星中热爱收藏的并不鲜见,但是能够举办如此规模的个人收藏专场拍卖的,张信哲绝对是第一人。

清道光红色缎绣八团喜相逢花卉纹吉服袍

大学三年级便出道走红的张信哲在此之前几乎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歌手,相反,他从小的志愿其实是做一名考古学家。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古董、艺术品充满了兴趣,这也常常会令周遭的人十分不解: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老东西”?

人生轨迹的突然变化和繁忙的工作并没有令他放弃自己对收藏的热情,相反,成功歌手的身份使得他有条件将更多钟情的藏品收入囊中。如今,张信哲在歌坛早已是天王级人物,而在台北古董界,他也同样是颇具声望的收藏家了。

“歌手的工作其实真的压力非常大,而收藏在这种压力之外,给了我另外一个世界。”张信哲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如是描述收藏在他生活中的位置,他甚至把收藏看作是自己的一种Life Style(生活方式),“其实在工作以外,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搞收藏,我也会花很多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以及与前辈同好们交流。”

痴迷“冷门”织绣

采访张信哲是在4月29日,他正在为两天后即将举行的2011北京演唱会做最后的准备。尽管身边的工作人一再表示:“张先生这两天真的非常忙。”但是,张信哲还是愿意抽出一点时间,与“非娱记”聊一聊收藏的话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和刺绣的国家,织绣品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清代,织绣在继承历代成果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顶峰。但是,在古董收藏圈中,织绣收藏仍然算是一个“冷门”品类。

那么,张信哲为何会如此钟情于织绣呢?“因为从小学习音乐、绘画的关系,我一直都非常喜欢美的东西,而且我也非常喜欢收藏与生活相关的艺术品。”张信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不过,最初爱上织绣还受到我外曾祖母的影响。”

张信哲回忆说,他的外曾祖母出生于1890年代,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她就已经九十几岁了。因为张信哲是家族长孙,所以老人家一直非常疼爱他。老人家百年之后,张信哲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一批非常漂亮的织绣衣物。这些并不是老人家平时穿戴的,而是在结婚和一些重要的场合才会穿着的“礼服”。

于是这些成为了张信哲第一批织绣收藏品。“其实,我真正开始系统收藏织绣还是在工作之后,因为那时候才有钱去买啦。”张信哲说。之后,他的收藏系统也慢慢扩大,从早期单纯的闽南风格到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从民间织绣品到宫廷织绣品。

不过,收藏这些织绣品并非想象得那样简单,不仅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历史和知识以增加“眼力”,而且织绣品保存起来也非常不容易。“织绣非常怕光,因为古代的染料都是纯植物或者矿物的,定色的技术没有现在那么好,所以光照非常容易使它们的颜色变得不好。所以,每次我看见有人将其裱起来,挂在大厅里面,都好心疼。”他说。

还有一次特别难忘和痛心的经历是,他在欧洲一个拍卖会上拍下了一双织绣鞋子。“那是西藏的喇嘛在跳神舞时穿的鞋子,底是用很厚的草来纳的,十分特别。”但是,当这双鞋子被寄回台北的时候,由于保存不当,长了很多虫子。“盒子一打开,全是飞蛾,鞋子的底也被吃出一个大洞。”

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张信哲为何会“舍得”将这些“宝贝”拿出来拍卖呢?“其实也很挣扎,但是我主要是为了调整一下我的收藏方向。”张信哲说。

“以往,我收藏东西还是比较情绪化的,只要东西漂亮,品相很好,我就会收,所以会有很多类似的东西。而现在我希望做一个调整,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种类尽量覆盖全面,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收藏系统。所以,我就将重复的东西整理出来,做一个拍卖。”他说。

“实际上,张信哲先生的织绣藏品已经连续两季在永乐少量上拍,只是没有标明拍品的出处而已,市场的反应非常好,价格和成交率都非常令人满意。”负责本次专场拍卖的永乐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董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过去,织绣还是比较冷门的一个收藏品类,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张先生收藏这些东西还是很孤独的。我们做了一些小规模的尝试之后,反响非常不错,这让张先生感觉有遇到知音的感觉。”他说。

谈到是如何与张信哲结缘,董军表示:“张信哲是佳士得一个重要的客户,几年前在台湾就拜访过他,主要是他太忙了,否则这个专场可能早就推出了。”永乐是内地唯一获得佳士得商标授权的拍卖公司。

“这批藏品,张先生至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积累,其中不乏许多精品,而且来源都是蛮可靠的,都是在大的拍卖行和欧洲的一些拍卖会上拍得的。”董军表示,“织绣在海外市场已经是较为成熟的门类,但最近几年,国内关注的人群数量和价格都攀升得很快。”

提交
  • 同类服装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