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服装文化
服装教育家李欣讲述中国服装的变化
2009-09-03 08:05494

李欣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创意服装设计大赛“兄弟杯”的创始人,中国服装设计金龙奖杰出贡献奖提名奖章获得者,“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十三届评委会主席,也是江西服装学院的名誉院长。李欣曾获中国服装功勋人物奖章,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服装教育家。

回忆往事,李欣兴奋又自豪于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服装业的变化。谈到当年参加兄弟杯大赛的选手时,李欣眼里会显露出母亲一样的慈爱;而在说到对年轻设计师的劝告时,她的话语中洋溢着对未来一代的深切关怀。

服装穿着:

从“全民撞衫”到追求个性

从一片绿的军装到一片青灰的中山装,再到的确良,中国人的着装文化有什么改变呢?

李欣说:“解放初期以来,中国服装都是比较单一的款式,女装基本都是开扣翻领衬衫,后来由衬衫发展了工装裙。当时的裁缝只要掌握了开关领衬衫、中式罩衫、学生装、工装裙、中山装这几个基本款式就可以走遍天下了。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

一切变化始于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外电影陆续进入中国,敲开了国人紧闭的时尚之门。让李欣记忆最深刻的两部影片,一部是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影片中男主人公穿着卡其色夹克衫,两边各一个斜插袋,这种现在看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款式,却在当时却掀起了一股模仿的热潮;另一部是日本电影《血疑》,影片中女主人公幸子荷叶边白衬衣搭配裙子的装扮,让那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衣柜除了军装、工装外空空如也的中国女性突然间感到无比的新鲜。一些敏感的裁缝师傅意识到这些变化,很快就模仿着设计了“幸子衫”,一时间,大街上满眼都是穿着荷叶边白衬衣的女性。

“当时人们从一种比较禁锢的状态中突然解放出来,从众心理控制了大众的穿着习惯,只要一个款式好,就可以几千、几万件地批量生产同一个款。所以走在大街上,撞衫现象极其普遍。但人们并不觉得尴尬,相反,她们认为如果大家都喜欢穿,这种款式一定是流行的,所以就更加放心。”李欣回忆起当时的跟风热多少有点无奈,“的确良、尼龙,这些料子穿着都不舒服,但有一种新鲜感,恨不得人人都有一条。”从国外走私进来的蛤蟆镜、牛仔裤也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中国。“蛤蟆镜上贴个商标,没人舍得揭掉,因为那是国外货的标志。”

后来大家渐渐从从众演变到开始个性化着装。百货商店里,大批量生产的服装开始不好卖了,多品种、小批量的服装开始适应社会的需求。“船小好调头”,个体服装厂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服装穿着开始从“全民撞衫”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场合性着装的衣着方式也渐渐被国人采纳。李欣说:“过去,大部分人一件衣服穿很久。现在,一天换一件是很常见的。在西服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很多人穿着西服旅游、爬长城,甚至连挑担子、卖菜的也穿西服。”在物质还不是很丰富的时候,大家将新鲜的穿着发挥到了极致。

李欣说,“这30年的变化太大了。比如以前,大家都不关注内衣,很多人的背心都带着窟窿眼,甚至不少人都不穿内衣。而现在,大家都讲究内衣的穿着品质,关注内衣流行趋势。即使是在家里,也穿着不同的服装,除了家居服,还有散步穿的休闲装,睡觉穿的睡衣。”

服装大赛:

从形式单一到多元变化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服装设计还只是停留于初级的裁缝阶段。两年一届的“金剪”服装设计大赛在那个时代如火如荼地举行着。大赛也只是要求服装作品实用耐穿。当时在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工作的李欣,担当着大赛的评委。细心的她发现大赛中有很多有创意的作品被忽略了。李欣觉得很可惜,她认为,有创意的作品更能突破现有的思想束缚。

1993年,日本兄弟公司找到中国服装研究中心,想要合作创办一个服装设计大赛。李欣当时很兴奋,觉得这是一个好事。在确定大赛的定位时,她大胆地提出:“大赛的宗旨就是要激发选手的创意。”她觉得大赛要区别于举办多年的“金剪”设计大赛,突出服装的创意性;另外,在刚刚开放的中国,要首创一个国际性的大赛,邀请国外的设计师参与进来,与中国的设计师同台竞技。在这种定位下,选手可以不局限于选取普通的棉布等面料,可以海阔天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李欣觉得只有大胆创意,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才能快速地往前走。

在首届“兄弟杯”大赛现场,当选手作品出现了用小提琴琴弦、红木家具做的服装时,在场的观众为之惊叹:“哦,原来服装可以这样做啊!”为了保证创意能层出不穷,李欣在当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凡是第一届大赛用过的创意手法,第二届如有雷同的作品都一律淘汰。凡是第二届用过的手法,第三届的作品有相似的也将淘汰,以此类推。”她认为,每次大赛都需要挖掘出不一样的创意。“模仿注定失败,只有创新才能进步。”

吴海燕、马可、邹游、武学凯、武学伟等都是经历过“兄弟杯”大赛锻炼并获奖的服装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才能得到市场的验证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他们给中国时装界带来了无限的创意,激发了服装品牌多元的思想,更助推了中国时装设计发展的进程。

后来,李欣参与的“上海中华杯服装设计大赛”则强调了选手与市场结合的能力。此后,各种细分的服装设计大赛相继出现,如童装、休闲装、内衣泳装、婚纱设计大赛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欣很欣喜但又不无担忧地看到,各种各样的服装设计大赛在“一窝蜂”地举办。她说:“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觉得举办服装设计大赛是挣钱的机会。但实际上,要举办对服装行业真正有帮助的大赛,是需要投入很多心思和精力的。”

服装教育:

从零星办学到遍地开花

李欣说:“30年前,中国几乎没有服装设计这个专业。”其时,年轻的李欣在上海戏剧学院学的是舞台美术专业。大学期间,李欣得到服装教育专家周锡保教授的器重,因此偏重学习服装设计,给舞台人物设计服装,毕业实习时的作品也是服装设计。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极具盛名的老牌院校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率先成立了染织专业,1985年中央工艺美院第一个服装设计班开课。尽管学生很少,毕业后的去向仍然是工厂的技术科,但是,中国高校的服装人才培养就此开始。

李欣说:“那个时候,服装设计专业的招生条件是必须要有美术基础。”服装专业设立后,有很多学生报名。全国各个院校的服装专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的服装教育开始重视裁剪方法,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平面裁剪的方法已经跟不上时装发展的需求。”李欣说,“所以上世纪8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邀请日本的佐佐木住江来到中国,开设了立体裁剪研修班。”立体裁剪讲究三维的方式,讲究用面料做出最完美的造型,能达到平面裁剪所达不到的效果。通过引进立体裁剪,礼服和特殊造型的服装被广泛涉及。为此,李欣所在的中国服装设计研究中心也连续开办了很多立体裁剪培训班,为中国服装业培养了一批服装工艺人才。

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除了北京服装学院、江西服装学院等主要开设服装专业的院校外,理工大学等综合类院校以及各种美术院校、职业技术院校也都开设了服装专业。服装教育在中国遍地开花。

服装人才:

从难得出国到频繁采风

从与日本兄弟公司合作第一届“兄弟杯”设计大赛起,李欣就提出尽可能地让获奖选手到日本参观的期望。李欣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能够走出国门,让他们在当时出国很困难的环境下能够多开眼界。吴海燕是第一届兄弟杯大赛金奖获得者。由于种种原因,吴海燕没有按计划去日本参观。李欣却没有放弃,希望利用一切机会将金奖选手推广出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来了。日本方面请求李欣推荐一位中国服装设计师到日本做服装表演,李欣马上就想到了吴海燕。接到出国做发布通知的吴海燕也没有辜负李欣的关爱。她的个人时装发布会在日本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打造了吴海燕此后的个人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网络的发达使得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都变得便捷。李欣觉得现在的学生最幸福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习服装设计。但是,年轻一代设计师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已退休的李欣仍不忘给予年轻设计师们一些建议与劝告。李欣说:“我到一些学校讲课时经常告诉学生,心气不能太浮躁,要能沉得住气。现在很多设计师急于求成,希望自己一毕业就能成为著名设计师。我觉得年轻设计师要稳一点,不要一个单位干得不好就随意地跳槽。年轻设计师需要通过不断克服困难,来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由于参与过多次大赛的评审,李欣深知中国年轻设计师与国外设计师之间的区别。她说:“很多国外参赛选手的服装都是自己亲手缝制的,而中国选手差不多都是花钱请小裁缝来做。虽然国外参赛作品的做工稍差一点,但他们更真实。成功的服装设计师都必须要求自己拿起剪刀和针线,亲手缝制。我们现在的设计师有很好的学习、工作条件,希望他们能抓住机会多多动手。因为要成为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较强的动手能力也是必须的。”

提交
  • 同类服装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