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服装词条
纺织业
2011-10-19 14:5461
 
  简介
 
  纺织业细分下来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等。
 
  纺织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纺织业被列为重点污染行业。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污水排放总量居全国制造业排放量的第5位。60%的行业污水排放也来自印染行业,且污染重、处理难度高,废水的回用率低。化纤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产品大量使用酸和碱,最终产生硫磺、硫酸、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些则是所用溶剂、介质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化纤生产污染环境的另一种表现是化纤产品本身的不可降解性,特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污染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造成土壤环境恶化。 另外,毛麻丝行业的前处理过程也是行业污水排放的重点。在能源消耗方面,纺织机械、化纤机械电力消耗十分突出。化纤行业总耗能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30%左右。
 
  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世界著名的纺织业城。
 
  中国轻纺城,总占地面积7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26万平方米,商行1.6万余家,营业用房1.9万间。场内经营人员5万余人,经营面料3万余种,日客流量10万人次,日成交额1.8亿元,市场区金融网点76个,日存款额20多亿元。市场交易持续兴旺,年成交额从1988年的0.76亿元跃升到2008年的634.53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12.82亿美元),连续十七年居全国纺织专业批发市场第一位,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设施齐备,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也是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
[pagebreak]
 
  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  纺织业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纺织原料多样化
 
  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如地中海地区以前用于纺织的纤维仅是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地区以前则用棉花。古代中国除了使用这三种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
 
  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pagebreak]
 
  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纺织业机器设备2007年1-11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690,091,13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46%;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625,893,97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2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1,878,74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27%。
 
  2008年1-2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70,235,31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4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55,274,90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0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7,551,66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14%;截至2008年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28,174家。
 
  在出口方面,2007年1-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7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比2006年同期回落6.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56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99%;服装出口115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3%。
 
  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市场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和机遇。随着2007年底中欧纺织品设限到期、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配额设限结束,中国纺织品无配额时代即将来临,约占全球纺织品市场60%以上份额地区全面开放,将会给中国纺织品贸易带来巨大机遇。而未来几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上升区间,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这将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带来有利的国际市场保障。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国内需求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目前,80%左右的中国纺织品在国内消费。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稳定提升,将拉动内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纺织企业应克服目前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调整的困难,抓住纺织行业发展的机遇,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遏制低效产能的盲目扩张,加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强自主创新的步伐,提升中国纺织行业的品牌建设,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使中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跨进。
 
  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纺织业市场前景不确定性日益增高,这与全球信用危机以及美国  纺织业、欧盟经济增长减缓的趋势一致,将对服装零售业带来冲击。美元急贬、原油价格跌宕起伏以及中国纺织品输欧即将解除设限,都宣告着重大的改变。受美国经济走缓的影响,企业销售将出现衰退现象。而由于美、欧可能实施新的贸易壁垒,因此全球纺织业采购可能出现大幅变更的趋势。另外,还有不到3个月,针对纺织服装制品的配额制度就将结束。这一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制度的变化是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新挑战,这不仅带了希望和机遇,同时也带了极大风险。
 
  伴随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萎缩,给许多纺织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2008年,我国纺织业正遭受着近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货币政策从紧、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纺织行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纺织行业生产企业陷入了生产经营困难的窘境,挣扎在亏损的边缘,企业纷纷倒闭,停产、半停产的更多。这些,已给纺织行业构成严峻挑战。尽管纺织的出口退税率最近有所提高,但国家淘汰低层次产品和企业的决心没有改变。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才是纺织行业走出困境的良方。
 
  从国内纺织行业运行情况来看,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22.69亿元,比07年同期增长10.15%。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纱1,597.92万吨,同比增长9%;布累计产量417.32亿米,同比增长6.33%;服装累计产量151.59亿件,同比增长5.92%;化学纤维累计产量1,797.80万吨,同比增长2.44%。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出口达1,402.85亿美元,较07年同期增长13.06%;进口达141.94亿美元,较07年同期增长1.59%。预计未来5-10年纺织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会贯穿发展全过程。预计到2010年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3600万吨,未来几年化纤行业产能和产量增速将保持在7%~15%之间。
[pagebreak]
 
  产业特点
 
  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
 
  纺织业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纺织业细分下来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等。
 
  纺织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纺织业被列为重点污染行业。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污水排放总量居中国制造业排放量的第5位。60%的行业污水排放也来自印染行业,且污染重、处理难度高,废水的回用率低。化纤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产品大量使用酸和碱,最终产生硫磺、硫酸、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些则是所用溶剂、介质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化纤生产污染环境的另一种表现是化纤产品本身的不可降解性,特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污染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造成土壤环境恶化。另外,毛麻丝行业的前处理过程也是行业污水排放的重点。在能源消耗方面,纺织机械、化纤机械电力消耗十分突出。化纤行业总耗能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30%左右。
 
  销售现状
 
  2009年,欧美将更多地利用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社会责任标准等新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反倾销”将成为贸易摩擦主要焦点。对于出口增长,预测2009年纺织品出口仅能保持15%的增长。对欧出口稳定,但远远小于2005年;对美国出口可能下降,影响额约50亿美元。
 
  由于出口以及产能过剩等原因,纺织行业2006年利润增幅有所回落,整体利润率将降到2.5%-3.1%之间。2005纺织品市场,在外销受阻的同时,内销市场其实并没有“吃饱”。内销利润已经几倍于外销。
 
  2007年1-11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690,091,13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46%;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625,893,97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2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1,878,74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27%。
 
  2008年1-2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70,235,31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4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55,274,90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0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7,551,66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14%;截至2008年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28,174家。
 
  在出口方面,2007年1-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7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比2006年同期回落6.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56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99%;服装出口115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3%。
[pagebreak]
 
  发展状况

  中国纺织业状况
 
  1、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不足。据统计,中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2、标准低。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的企业生产中高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质量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
 
  3、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4、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5、缺乏品牌经营理念。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哈萨克斯坦纺织业现状
 
  哈轻工业协会资料表明,哈轻纺工业不断萎缩。2002年纺织和轻工产品占哈工业产值1.7%,而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下降到1.3%及1%。2004年哈纺织业产值仅占GDP的0.4-0.5%。轻纺产品的出口量也极少,只占外贸总额的1%,其中原材料出口占大部分,成品几乎为零。2003年哈产棉40.2万吨,19个棉花清理厂的棉花绝大部分出口,只有4%在国内纺织厂加工。
 
  由于缺乏竞争力,哈萨克斯坦的一些大的针织、纺纱、毛呢等企业相继停产或破产,产量大幅下降。针织品、袜、棉织物、毛线等产量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900倍、36倍、10.2及30倍。在鞋业市场中,哈本国企业产品占不到1%的份额,而1990年本地企业产量却多达5400万双,能保证60%的国内市场需求。随着产量的萎缩,企业的利润率也急剧下滑。1991年哈轻纺行业利润率曾高达24.5%,后来却跌落到全行业亏损的境地。在注册的1367家轻纺企业中仅164家正常运转,其它企业有的长期停产,有的改项经营。
[pagebreak]
 
  行业难点
 
  纺织业业内专家认为,从中国环境看,纺织业难点是“三率两价”,即利率、出口退税率、汇率和劳动力价格以及原材料价格。除此之外,还有加工贸易保证金和棉纺织企业棉花增值税、进项税、和销项税税率不相统一的政策。
 
  汇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调等因素,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带来的压力更大、影响更深远,人民币持续升值已经成了令出口企业谈之色变的最大利空因素。企业提价空间已经接近极限,现在出口数量已经在下降,再度提价只会导致订单向其他国际市场转移。
 
  出口退税率。所谓出口退税主要针对一般贸易,非加工贸易,从理论上讲可下调出口退税率对抑制过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的作用更直接。不过,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利润率也较低,过猛的调整出口退税,大批纺织企业难以承受。
 
  利率。面临通胀压力,银根紧缩已经成为针对全盘经济的货币政策,纺织业处困境之中,银行清楚知道这一点,所以大型纺企从银行贷款也很有难度了。
 
  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在纺织企业的成本中,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约为60%至70%,人工成本约占10%至15%,中国原材料价格2008年更是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趋势。此外,2008年7月1日起中国销售电价提高2.5分钱/度,纺织行业一年就将增加用电负担约37.5亿元。人力成本的上涨幅度每年也在15%至20%,新劳动合同法很多地方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纺企“招工难”情况加重。据有关部门近期的抽样调查,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环保等叠加到一起已经令企业的综合成本上升了20至30%左右。
 
  企业转型
 
  纺织专家根据中国的纺织业现状提出企业应在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战略转型:
 
  首先,企业要强化管理,增加快速反应机制,走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路线。无锡一棉厂人力资源部主任认为,在外部环境对棉纺织业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下,再走以往那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路子已经没有出路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际纺纱技术在单机自动化基础上,向连续化生产方向发展,欧洲全自动纺纱车间的万锭用工仅为6人,而中国大多数棉纺织企业的万锭用工都在200人左右。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零售、服装、纺织工厂之间普遍已建立起快速反应体系。纺织厂在接到服装厂订货指令后,12小时就能提供所需面料,而中国一般企业需要12天以上。需加强研发投入,坚持走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路线,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重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
 
  其次,企业新上项目以技术装备升级为重点,实现跨越式发展。装备水平是纺织行业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因此棉纺织企业应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使用先进的棉纺织工艺技术中,支持推进使用新型、高效棉纺织工艺设备、自动落纱细纱长车、紧密纺纱技术和粗、细络联合机。如新疆新塞股份公司,新上的紧密纺精梳5万锭生产项目,引进的是最现代的生产设备、最先进的加工设备以及最先进的检验设备,直接切入高档棉纺市场,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第三,要逐步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棉纺织技术向优质、高产、自动化、连续化方向迅速发展。企业要通过持续不断推进技术进步,逐步提高棉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水平,实现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测,以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替代棉纺织技术传统技术装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中国纺织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四阶段中的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生产要素优势,容易彰显产业成绩,但也非常脆弱,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降低或相对减弱很容易给产业发展带来重创。这就迫使中国纺织产业必须加快把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和低成本的扩长模式逐步转向主要依靠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上来,并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大幅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同类服装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