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金良顺和他的“精功系”来说,从当年扮演“白衣骑士”接盘危局中的轻纺城到如今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拱手相让地方政府,进退之间,却颇有几分无奈。
“精功接手轻纺城之后,就从来没分过红。” 绍兴县一位对轻纺城颇为熟悉的人士表示,以6年前进入轻纺城的成本计算,再加上2006年进一步收购轻纺城股权的费用,“如算上利息,6年来精功在轻纺城身上,根本就没有挣到钱。”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轻纺城这一绍兴县的“名片”却颇看重。“轻纺城是绍兴立县之本”。中国轻纺城建管委主任助理孙成荣向记者表示。
新的接盘方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市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开发公司),正是建管委控制的企业,而孙亦是此次股权转让的主要操盘手。
虽然三驾马车之一的轻纺城即将挥别,但“精功系”却在享受美好时光。
受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的影响,截至11月17日,“精功系”旗舰精工钢构已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而精工科技亦呈现七连阳牛势。轻纺城也已连续四天开盘涨停。
粗略计算,金良顺在三家上市公司中的个人财富,过去6个交易日中,已增长3.8亿元。
事实上,将9680万股轻纺城股权转让给开发公司后,精功控股仍将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持有轻纺城648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0.47%。
六年白衣骑士
虽然精功系方面再三强调,此次转让是响应地方政府“做强做大轻纺城”的号召,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6年来精功系在轻纺城上获利甚微。
2006年,精功控股受让绍兴五家企业持有的轻纺城总计2500万股,受让价格分别为每股4.08元、4.00元、2.98元、2.70元、2.80元。而本次股权转让价格为3.6元/股,与两年前相差无几。轻纺城仅在2007年年报时,实施过一次10股转增3股。
更多时候,精功系扮演的是“白衣骑士”角色。
2001年,轻纺城深陷银广夏投资陷阱,“当时轻纺城持有银广夏250多万股,投资成本接近9000万元。”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该年度财报显示,是年轻纺城的投资收益为-7281.45万元。
在此背景下,精功集团作为重组方,增资控股了当时轻纺城第一大股东绍兴县彩虹实业公司,并由此打下精功系第一块基石。
事实上,“精功系”第一块疆土轻纺城的盈利能力颇为孱弱。
精功系接手前两年,轻纺城仅勉强维持盈利,2002、2003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不足千万,2004、2005年两年的净利润也分别只有2100万元与1100万元。而2006年,轻纺城巨亏达9600万元。
“2006年轻纺城巨亏,很大原因就是处置舒美特等不良资产所致。”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精功集团战略发展部经理孔利坚告诉记者,精工系接手后,相继将其原有的印染、纺织资产剥离,“现在轻纺城的资产结构相当清晰,已经是优质资产。”
分治壁垒
但精功系做大轻纺城,却不得不面对壁垒——绍兴县轻纺市场出现“分而治之”格局。
“地方政府手中的市场资源,和上市公司相比,面积上大致相当。”孔利坚告诉记者。
公开资料显示,开发公司旗下市场包括绍兴县中国轻纺城东升路市场、绍兴县中国轻纺城服装服饰市场、绍兴中国轻纺城西市场、柯北坯布市场等。而其另一块主要资产,则是水处理领域,包括绍兴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
“按照绍兴县的'611’规划,未来6年内,要建设100座大楼和市场。这对上市公司轻纺城的冲击非常大。”绍兴当地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轻纺城亦深感发展空间日益萎缩。
“我们曾开发过一个市场,后来需要扩容,但拿地成本非常高,要1000多万元/亩。而政府利用现有资源,也把自己的市场在周围建立起来,我们已没有发展空间。”轻纺城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孙成荣强调,开发公司是市场化运作,“拿地肯定需要走招拍挂的程序”。
但参考小商品城的拿地成本,可以一窥地方国资主政上市公司的便利之处。
以2008年注入小商品城的国贸三期项目计算,其总面积48.86万平方米,地价折合422万元/亩,而此时周边的地价,已至2000万元/亩的高位。
此外,虽然市场经营可为上市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而绍兴轻纺市场,亦存在租金“双轨制”,提租空间巨大,但实施起来却颇有难度。
“地方政府并不希望轻纺城的租金价格过高,导致经商成本居高不下。”绍兴当地人士表示。
此番背景下,精功系在轻纺城上,颇有些心猿意马。
但精功系对此次股权转让颇为低调。精功集团一位孙姓副总拒绝了记者采访,“在此事上,我们会和政府保持统一口径。”
虽然绍兴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100%控股开发公司,但真正操控此公司的,是中国轻纺城建管委。开发公司董事名单上,董事长兼总经理潘兴祥系中国轻纺城建管委规划建设处处长;而另一名董事周俭,则是中国轻纺城建管委副主任。
孙成荣向记者表示,轻纺城的建设,是按照地方政府总体规划进行的,“通过这次股权转让,以政府之手,对轻纺城资源进行整合,无论是市场布局、市场管理还是景气指数,都会得到提升”。